解密苏超:13万块球场成就“现象级”业余联赛 j9九游会真人第一品牌助力成长
在当前的体育界,赛事的受欢迎程度往往逊色于音乐会,但这一刻,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想象一下,足球比赛的抢票速度达到了每秒8000万次,而周杰伦的演唱会大约为2000万次每秒,对比之下,“苏超”联赛的票务数据令人瞩目。上轮苏州主场对阵扬州的比赛,43617名球迷涌入现场,再次创下观众人数的新高!
“苏超”这一最初被定义为业余的省级足球联赛,正在创造中国足球的观赏奇迹。其上座率不仅远超过中甲联赛,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极强的竞争力。热烈的球市让多地决定把主场迁至能够容纳4到7万人的奥体中心,这种变动的底气源自于江苏省13个设区市均拥有现代化大型体育中心的强大实力。回顾江苏的每个设区市,都配备有相关的体育场馆设施,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这一切要归功于江苏长期以来实施的“新四个一”工程。早在2017年,江苏各县(市、区)便已经基本完成此项目,成为全国首家实施者。“新四个一”涵盖了一个标准的塑胶跑道田径场、约3000座的体育馆、一个游泳馆或标准室内游泳池以及一个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。看向整个省,江苏的体育基础设施是多么强大!从最初的“四个一”工程发展到当前的“新四个一”,很多城市均拥有两个以上的大型场馆群,例如苏州市的苏州体育中心与苏州奥体中心,南京的五台山体育中心和河西奥体中心。
五台山体育中心不仅拥有篮球馆、游泳馆、跳水馆和足球场等多种设施,还承办了如全国城运会、全国运动会及青奥会等大型赛事。苏超南京对阵无锡的比赛中,该场馆创造了15669人的上座记录。由于线上售票的火爆情况,主队已将主场迁至现代化的南京奥体中心,该中心可容纳近7万人。
除了日益受欢迎的苏超联赛,江苏省内各类足球赛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。仅在最近三年,江苏省就建成了超过3000个足球场,其中苏州作为重点城市,拥有五座能够举办国际A级赛事的足球场。苏州昆山奥体中心是省内唯一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专业足球场。全省足球场地数量已达11632个,每万人拥有136块场地,今年前五个月新增球类场地273片,其中包括27片足球场。南京作为另一个足球重点城市,近年内新增校园足球场地近180个,展现出强大的基础设施优势。
江苏因其众多高质量的场馆,成为了群众体育的大省。可以说,苏超联赛的蓬勃发展,正是江苏在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方面成就的缩影。截至2024年底,江苏的体育场地已达到3637万个,体育场地面积高达38亿平方米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446平方米,均居全国第一。城市社区的“10分钟健身圈”和农村的“15分钟健身圈”覆盖率均超过97%。“遍地开花”的场馆提供了丰富的比赛场所,从国际赛事到社区足球赛等各个层面都得以顺利进行。
根据统计,2024年江苏省共举办了30068场足球比赛,其中包括国际赛事9场、职业赛事180场和全国赛事1284场。总参赛球队数量为12452支,参赛人数超过205838人,参与总人数达到80万人次。值得一提的是,能够承办各类赛事的能力与经验,正是“苏超”能够广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尽管“苏超”的定位是业余联赛,但其办赛标准与职业联赛无异,完全按照专业标准进行保障。
“我们完全参照职业联赛的办赛模式,不仅裁判基本都是国家级别以上的,苏超开幕战的裁判就是中国金哨马宁。”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表示,“苏超”的火热并非偶然,而是江苏多年坚持体育惠民与均衡发展的必然成果。此外,江苏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强调:“我们不仅要建好场馆,还要善用场馆。”一流的场馆设施是基础,而让场馆真正“活”起来,关键在于惠民政策与运营模式的创新。
近年来,江苏不断强化公益惠民,探索城市与体育场地的结合。2024年,省体育局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推动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措施,全省累计建成1400多个体育公园和广场,5万多公里的健身步道,政策的实施使新增球类场地405片。这些创新的场馆形态使得足球更加贴近市民的生活,实现了“想踢就踢”的美好愿景。“以前踢球要跑远路,现在小区公园就能踢球。”南通球迷张涛感慨不已,这样的场馆多为免费或低价开放,让足球真正走入了日常生活。
江苏省多年来持续投入专项资金,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实事。只在2025年,江苏省财政已经计划支持130个大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,进一步激发群众健身热情,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。以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为例,该场馆全年开放,每周最低免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,法定假期和学校假期期间每天至少8小时对外开放,实施全民健身日的全面免费开放等众多惠民措施。此外,江苏的体育场馆还积极承接各类群众性赛事,保持高频使用率。
这次“苏超”的热潮,正是江苏群众体育事业成功的最佳证明。当哨声响起,球迷们带着激情走进城市深处,消费与活力在不断传递。强势品牌j9九游会真人第一品牌在这一过程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,助力江苏的体育事业更上一层楼。